四川省雅安市2016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中国古代在选任官吏时规定,叔伯、兄弟不得在同一部门任职,其目的是

A.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B.打击官吏贪污腐败

C.削弱地方政府权力               D.破坏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

根据材料古代官吏任命应避免血亲在同一部门任职,预防血缘关系带来的结党营私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举措与打击贪污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大小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的特征,宗法血缘关系是维护统治的重要举措,故D项错误。

A

     

李贽在被捕后接受讯问时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与此思想精神类似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打倒孔家店!”

C.“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D.“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和孔子是万古圣人,故A项错误;李贽是儒学家,在明清时期继承发展儒学思想,“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李贽对儒家学说发表各人见解,“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体现的是信徒可以对《圣经》有不同的见解,故C项正确;“我不能同意你……权利”反映的是天赋人权和思想自由,故D项错误。

C

     

明中后期出现了“缙绅给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B.择偶标准开始转变

C.奢靡之风甚为流行              

D.传统观念遭受冲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商业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基本经济政策,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明中后期择偶标准,无其前后择偶标准,无法得出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现象不能得出奢靡风气流行,故C项错误;材料择偶标准反映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

D

     

在古代中国,统治者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制定了一整套法律,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这反映了

A.专制理念与平等理念的冲突       

B.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

C.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更替       

D.法律体系与道德体系的背离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男尊女卑是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的伦理思想,体现的是专制理念和不平等理念的融合,故A项错误;男尊女卑是儒家伦理,“法律治国”是法家的主张,材料将儒家伦理写入法律,故B项正确;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父系社会,与母系社会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与道德体系的结合,故D项错误。

B

     

吕思勉在1923出版的《白话中国史》中,将岳飞塑造成一个“军阀”形象。但在1935年却遵国民党党部训令,还原了岳飞“抗击外敌”的形象。这主要是基于

A.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B.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C.结束军阀混战局面的需要         

D.还原历史本来面貌的需要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1923年国家深受军阀混战的影响,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岳飞形象的变化受到国内形势的影响,故A项正确;1935年岳飞形象看不出是政府加强思想控制,故B项错误;1935年岳飞形象的变化主要服务于抵抗外来侵略,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得1935年岳飞形象的还原受政策的影响,故D项错误。

A

     

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原有经济体制尚未得到突破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遭到排斥

C.发展计划经济成为唯一方式       

D.经济体制改革在稳步中推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改革开放已经开始,经济体制已开始进行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计划经济的优越性,未强调其是唯一方式,故C项错误;材料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之处——计划经济,证明改革开放稳步进行,故D项正确。

D

     

毛泽东在1960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和平共处是没用的”,至少,我们“和帝国主义没有和平共处,只有冷战共处。”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在“冷战”的环境下无法推行    

B.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

C.为适应阶级斗争需要而被抛弃    

D.受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干扰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建国初期的外交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故B项错误;材料未表明原则遭到抛弃,且此时国家没有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和帝国主义……冷战共处”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用于与资本主义国家交往方面因冷战而受到干扰,故D项正确。

D

     

表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名录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委员

中  共

1

3

29

1

2

6

非中共

0

3

27

0

2

9

表1反映了

A.中共与各党派团结合作的开始     

B.中共领导的多党制民主形成

C.中共对建国前民主构想的实践     

D.中共对苏联政治体制的照搬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与各党派合作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中共领导的多党制形成于1954年,故B项错误;根据“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名录”可得出是建国前夕对建国后民主政治的设想,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联体制,故D项错误。

C

     

在古代雅典,官员一般实行一至两年的短任期,其意图是

A.增加全民担任公职机会           

B.防范个人权利滥用

C.保证政府政策的延续性           

D.促进民主政治完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参政的主体是公民非全民,故A项错误;短任期制能够防止个人专权和权力滥用,故B项错误;短任期制只会影响政府政策的延续性,故C项错误;短任期制虽能防范个人权利滥用,但会影响政府政策的延续性,故D项错误。

B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马克思揭示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取代

C.西方社会宗法观念的缺失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原因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碰撞与冲突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工业革命与农业文明,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人与人之间冰冷的关系,与血缘亲情的宗法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发展引发人际关系淡漠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

D

     

下图是英国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

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根据材料可知,A.B.c分别代表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得随着工业革命不断开展,农民人数不断下降,工人、资产阶级人数不断增长,资产阶级壮大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重要条件,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根据农民减少判断农业凋敝,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壮大不能得出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故D项错误。

A

     

有学者指出,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了古典金本位,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这种变化

A.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         

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美元扩大流通范围,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美元与黄金挂钩体现了美国在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导地位,不能缩小国家间差距;战后世界形成两极格局,美国非世界霸主,故D项错误。

A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这种身份特点,使他们成为了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尽管他们中有些人曾经掌柄过有限的权印,极少数人可能升迁官衙,但从整体而言,他们始终处在封建社会的清议派和统治集团的在野派位置。他们出资办地方治安队或团练,大多还自任头领,对乡村社会治安进行控制、操纵。他们通过出租土地,控制租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通过领头集资修建水渠、道路,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通过捐款救灾,稳定当地民心,减轻官府的压力,维系着与乡民、官府的经济关系。

——摘编自沈葵《近代中国乡绅阶层及其社会地位》

材料二  英国乡绅不是一个阶级,它是若干社会等级的混合体和总称。15世纪后,地方实权落到大多由乡绅出生的治安法官手里,治安法官除维持乡里治安外,还执行司法事务,监督价格标准,规定工资限度,惩罚盗贼和流浪者,管理公共事务和福利等。每20 个乡绅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是新加入者,有一半的乡绅家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家族历史。乡绅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上升到上层社会的阶梯,所以,发财致富之后,越来越热衷于把子女送到大学去接受教育。大量出身于乡绅家庭的知识分子,逐步分享了贵族的政治权利。由于乡绅所具有的新的经济特点,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成长的政策。

——据徐华娟《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简论》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英两国乡绅的共同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社会转型角度分析中英两国乡绅的不同作用及原因。(1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试要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乡绅阶层主要由科举……宗族元老等”、材料二“英国乡绅……是若干社会等级的混合体和总称”能够得出成分复杂;根据材料一“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材料二“地方实权落到大多由乡绅出生的治安法官手里”能够得出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根据材料一“他们出资办地方治安队或团练……出租土地……通过领头集资修建水渠、道路”、材料二“发财致富之后”能够得出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根据材料一“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材料二“大量出身于乡绅家庭的知识分子”能够得出有较高文化水平;根据材料一“有较高文化水平”、材料二“维持乡里治安”能够得出承担地方管理职责;维持乡村秩序稳定。

(2)第一小问不同作用,根据材料一“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维系着与乡民、官府的经济关系”能够得出中国乡绅没有促进社会转型;根据材料二“由于乡绅所具有的新的经济特点,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成长的政策”能够得出英国乡绅促进了社会转型。第二小问原因,(中国)根据材料一“始终处在封建社会的清议派和统治集团的在野派位置”能够得出地方自主权较小,乡绅权利有限;根据材料一“儒家文化最可靠的信徒”、儒家文化要求人们为封建君主服务能够得出作为传统文化的卫道士,深受旧思想束缚;根据材料一“通过出租土地……把持乡村经济生产要素”能够得出受自然经济影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英国)根据材料二“治安法官除维持乡里治安外,还执行……管理公共事务和福利等”能够得出地方独立性较强,乡绅掌握实权;根据材料二“越来越热衷于把子女送到大学去接受教育”能够得出重视教育,乐于接受新的思想;根据材料二“一定程度上执行了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成长的政策”能够得出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具有新的经济特点。

参考答案:

(1)特点:成分复杂;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有较高文化水平;承担地方管理职责;维持乡村秩序稳定。(10分)

(2)作用:中国乡绅没有促进社会转型,英国乡绅促进了社会转型。(3分)

原因:中国:地方自主权较小,乡绅权利有限;作为传统文化的卫道士,深受旧思想束缚;受自然经济影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6分)

英国:地方独立性较强,乡绅掌握实权;重视教育,乐于接受新的思想;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具有新的经济特点。(6分)

     

仔细观察漫画,完成下列要求。

沈泊尘(中国):《虽不中亦不远矣》(19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说明:可对漫画进行整体解读,也可对漫画的某一部分进行解读;可对漫画的寓意进行肯定,也可否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十月革命

考试要点:俄国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

试题分析:

根据漫画内容“俄皇被刺”“德皇危在旦夕”“1918”“民主”等基本信息能够判断十月革命的爆发推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传播民主思想,冲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解读该漫画可从作者作画的目的、肯定十月革命的重要作用、肯定十月革命的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等角度来分析。以作者作画的目的来看,对十月革命的赞颂反映了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系统传入中国,对中国思想领域带来新变化;论述原因可从近代中国探索救国的曲折历程、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意义等方面论述;最后可从客观评价画作者的主观性出发,判断漫画的史料价值。

答案示例:

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俄国十月革命的颂扬,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新变化。(2分)

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后,急需寻找新的发展道路。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迷茫中的中国提供了新的救亡道路,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转而向俄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作品把民主比作利剑,不仅已致俄皇于死命,而且将波及德皇,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影响,并暗示其将影响到中国。(8分)

漫画作品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特殊呈现方式,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齐桓公与管仲多次切磋富国之策,齐桓公建议对人口、房屋楼台、树木、六畜征税,管仲一一否定,在他看来,税收是有形的,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最好、最理想的办法是“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据此,管仲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把税收隐藏在商品里,实行间接征收,使纳税者看不见、摸不着,在不知不觉中就纳了税,而且不至于造成心理上的抵抗。

在具体办法上,管仲给出了简单的七个字:“唯官山海为可耳。”——只要把山、海的资源垄断起来就可以了,山上出铁矿,海里产海盐,是为盐铁专卖制度。管仲提倡盐铁专营,但不是主张政府亲自下场,创办国营盐场或国营铁厂,而是由政府控制资源所有权,然后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这种制度一旦形成,民营企业集群就被间夹其中,进退失措,成为被博弈的对象。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仲富国之策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管仲的富国之策。(9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改革历史专题

考点:管仲改革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管仲提出了‘寓税于价’的办法”能够得出提出“寓税于价”的办法;根据材料“只要把山、海的资源垄断起来……是为盐铁专卖制度”能够得出建立“盐铁专卖”的制度;根据材料“由政府控制资源所有权,然后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能够得出实行“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

(2)根据材料“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管仲主张间接从人民获取财物能够缓和社会矛盾,同时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隐形地增加了人民的负担;根据材料“民营企业集群就被间夹其中,进退失措,成为被博弈的对象”能够得出给民营企业发展增加了风险,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

参考答案:

(1)内容:提出“寓税于价”的办法;建立“盐铁专卖”的制度;实行“国有民营”的经营方式。(9分)

(2)简评: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人民负担;与民争利,阻碍了民营企业发展。(6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会的主要任务是起草永久性宪法。在1913年至1917 年的会期中,为准备宪法草案花费了大量时间。1917 年,同时成立了两个政府,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广东,都声称要执行临时约法,并且都制定宪法草案。原国会于1922 年再度召开,产生了1923 年的“曹锟宪法”。1924 年的北京政变将曹锟赶下台后,一个临时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条例》代替了宪法,同时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会议,再次尝试制定宪法。1927—1928 年张作霖政权为自己制定了一份替代宪法的文件,即《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直至行将垮台时,北京政府宣称其为正统;即使在越来越受到混战军阀的控制,正统性也使其占有重要的地位。直到1923 年,如果不是更晚的话,许多舆论界的代表人物,在感叹军阀混战和政治腐败的同时,依旧希望能最终实现宪政制度。

——摘编自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 上卷》

(1)根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宪政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初年的宪政运动。(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民主历史专题

考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会的主要任务……”能够得出受《临时约法》影响;根据材料“在1913年至1917

年的会期中……直到1923 年……依旧希望能最终实现宪政制度”能够得出延续时间长;根据材料“1917 年,同时成立了两个政府……并且都制定宪法草案”“1923

年的‘曹锟宪法’”等能够得出方案多;根据材料“曹锟宪法”“张作霖政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等能够得出以军阀为主导;根据材料“在感叹军阀混战……希望能最终实现宪政制度”能够得出制宪热情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在感叹军阀混战和政治腐败的同时,依旧希望能最终实现宪政制度”,民国初年宪政道路的特点受到军阀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的影响;此外,普通民众饱受军阀混战和军阀腐败统治之苦,渴望宪政;根据材料“即使在越来越受到混战军阀的控制,正统性也使其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军阀都希望统一全国、成为正统,所以纷纷仿效《临时约法》,增强政治影响力。

(2)各军阀出于客观因素尊重《临时约法》,进行制宪活动,客观推动民主宪政思想的传播和人民思想的解放;但长期的宪政活动受到军阀混战和腐败统治的干扰,让人们逐渐认清军阀面目,决定推翻军阀、进行国民大革命;且经过长期的宪政运动,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军阀统治等因素的印象,导致宪政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参考答案:

(1)特点:受《临时约法》影响;方案多;延续时间长;以军阀为主导;制宪热情高。(4分)

原因:军阀混战,政权更替频繁;民众对宪政的渴求;军阀寄希望借宪法彰显其正统性。(5分)

(2)评价:有利于进一步传播民主宪政思想;有利于开启民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人们逐渐对军阀统治失望,最终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开展;受社会环境影响,宪政制度没有真正建立。(6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61年8月,民主德国约有260万人流入联邦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一种说法指出,西德政府特别是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东德公民的“逃亡潮”会促发东德境内发生骚乱,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平衡格局,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变成热战。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却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1989年出现的大量民主德国居民出走联邦德国,从而动摇了民主德国的根基。——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写道:“(东德领导人)乌布里希请求我们支援劳动力。当然,我们应当给予帮助,但只能是一些辅助工,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柏林墙的立场可以解释为: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摘编自[德]博韦奇、[俄]菲利托夫《建造柏林墙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出现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林墙事件的影响。(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战争历史专题

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美苏冷战希望保持双方相对平衡,故柏林危机再次出现;根据材料一“民主德国约有260万人流入联邦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能够得出大量民主德国青壮劳动力流往联邦德国;根据材料二“我们应当给予帮助……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能够得出苏联拒绝承担对民主德国的熟练工人支援;根据材料一“‘逃亡潮’……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变成热战”、材料二“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能够得出西方国家期待民主德国封闭边境以避免热战。

(2)柏林墙的修建是东西方对立加剧的表现,导致冷战局势更加紧张;根据材料一“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会伤害德意志民族的民族感情,加剧分裂,不利于统一;根据材料二“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能够得出导致民主德国自我封闭,使民主德国在与西方制度竞争中的失败。

参考答案:

(1)背景:美苏冷战,柏林再现危机;大量民主德国青壮劳动力流往联邦德国;苏联拒绝承担对民主德国的熟练工人支援;西方国家期待民主德国封闭边境以避免热战。(9分)

(2)影响:一度加剧了欧洲局势的紧张;加剧了德国的分裂,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导致民主德国自我封闭,使民主德国在与西方制度竞争中的失败。(6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戎马一生,忠勇过人,但也刚愎自用,后败走麦城,被擒身亡。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以英雄义士而非神人、圣人形象出现。唐中期,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但诗人们咏三国故事还是以诸葛亮和刘备为主,很少有诗涉及关羽。北宋时期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受到重视,统治者一路加封,关羽由“侯”而“公”而“王”,成为护佑国家的最高武神。而正一派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又成了道教的财神。元代时关羽又成为皇帝参加的“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人们相信关羽的驱邪镇魔的作用。明中叶以后,其庙与“孔庙”并称,关羽成为知名度超过孔圣人的“武圣”。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明末清初“关帝庙”遍及全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成为全民各个阶层特别是游民和行商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而且随着华侨走向世界。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原因。(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人物历史专题

考点:古代中国的军事家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北宋时期……统治者一路加封,关羽由‘侯’而‘公’而‘王’”“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能够得出民间流传到政府推崇,各阶层普遍信仰;根据材料“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随着华侨走向世界”能够得出从地区性到全国性并流传至海外;根据材料“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北宋时期……成为护佑国家的最高武神……明中叶以后……关羽成为知名度超过孔圣人的‘武圣’……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能够得出关羽奉祀规格不断提升,作用不断扩大,不断被神化圣化。

(2)根据材料“关羽……忠勇过人”能够得出关羽自身的忠义勇武品质;根据材料“北宋时期……统治者一路加封……元代时关羽又成为皇帝参加的‘镇伏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明中叶以后……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能够得出封建统治者基于政治目的而推崇利用;根据材料“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关羽又成了道教的财神”能够得出佛教、道教借助利用关羽而对其神化;根据材料“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能够得出戏曲小说等市民文学对关羽形象的再塑造和广泛传播;根据材料“‘关帝庙’……各个阶层特别是游民和行商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能够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

(1)变化:从地区性到全国性并流传至海外;从民间流传到政府推崇,各阶层普遍信仰;关羽奉祀规格不断提升,作用不断扩大,不断被神化圣化。(7分)

(2)原因:关羽自身的忠义勇武品质;封建统治者基于政治目的而推崇利用;佛教、道教借助利用关羽而对其神化;戏曲小说等市民文学对关羽形象的再塑造和广泛传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8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