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不止于纯粹的艺术,还兼具社会责任,孔子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希尼在《诗歌的纠正》-文中指出:诗歌“在另一种

意义(社会影响)上是无限的”。

    诗歌不会直接干预和改变人的现实命运,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尤其在当下,网络、多

媒体信息已经紧密而深入地进入社会诸多领域,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

诗歌文体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协调公众的注意力,用轻灵的文字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

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甚至可以改变读者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意识观念等。

    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是广义层面的。首先,诗人应该秉持社会责任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

时代的先驱者,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道义”者。其次,诗歌对社会的担当深而广,它决不局限于哪

一个具体的方面。诗歌可以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可以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还可以起到交流、

传承或延续文化的功能。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回归社会,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关怀一切可

以关怀的对象是诗歌的社会使命。

    对诗歌而言,社会担当出于自觉——文学意义上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既可以从时代和文

化的视野出发,也可以持个人的身份去坚守;它不是强加给诗歌的包袱,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

尺度为准绳。

    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予我们的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等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

无法提供的,它直指人的心灵。诗歌隐藏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的表现,是窃取灵魂秘

密的钥匙,是生命精微的呈现,是灵魂坦诚的剖白。历代好诗都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功

能,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诗歌的声音,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缺少希望,一个抱持诗

性情怀的人,他的精神不会委顿。

    诗人仅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从艺

术本源来看,诗歌首先是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受时空的阻隔,浓缩了“我”与“你”、“他者”、世界的关系;诗歌是未来时间里最美的存在方式,是逍遥的自在,是灵性之光。那些震烁古今的诗

作均浸润着心灵的雨露,蕴藏着丰富的心灵材料。

    写作、阅读、朗诵诗歌的过程是心灵受外物感动得以滋养的过程,缺失心灵的书写,不是好

的诗作。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体思想等方面,好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豪斯曼曾在题为

《诗的名称与实质》的讲演中说:一首好诗能够从它沿着人们的脊椎造成的战栗去判定。好诗,

它的文字背后一定有撼动心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饱含情感、见得到人性的光

和影的诗歌必然会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从诸多世界经典诗篇中,我们会在瞬息间

读出心灵的悸动,感知到精神的压抑或敞亮、温暖或孤寂,好诗可以给予我们无穷的心力源泉。

    (摘编自孙晓娅《诗歌的三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社会,诗歌的创作平台和传播、接受途径愈加多元,因此诗歌虽然不会改变人的命

    运,但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B.诗歌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传递正能量,触及社会热点问题,凝聚、感化、激发民心,这是

    由诗歌本身的文体特性决定的。

    C.诗歌是社会的缩影,它通过对生活的表现与创造,给人们以感染力、创造力、想象力,这

    种精神力量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提供的。

    D.诗歌对社会的担当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批评时弊、关注民生,培养民众的审美品位,以

    及用来交流、传承或者延续文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孔子有关《诗》的论述和希尼在《诗歌的纠正》中的观点,可以看出诗歌除了具有艺

    术性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B.诗歌对社会的担当不是谁强加给它的,完全是源于文学意义与现实意义上的责任,因此

    不必以政治、道德、伦理尺度为准绳。

    C.诗人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担负起社会责任,回归社会,用诗去感受、描写社会的疼痛,

    关怀一切可以关怀的对象。

    D.诗歌从艺术本源来看首先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感受,它不需要时空概念,却浓缩了“我”

    与“你”、“他者”、世界之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直指人的心灵,具有抚慰、纯化、提升心灵的作用,因此一个没有诗歌的民族必然没

    有希望,一个民族的未来要靠诗歌照亮。

    B.诗人既要拥有现实生活,肩负社会责任,还应该有终极的关怀,灵魂有所归属。如果不

    用心灵去创作,谁也写不出好的诗歌作品。

    C.优秀的诗歌在表达精神诉求、凸显主体思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文字背后

    一定有撼动心扉的精神生活、现实经验或历史记忆。

    D.豪斯曼《诗的名称与实质》演讲词告诉我们,判断一首诗歌的好坏,关键要看这首诗歌是

    否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刻骨铭心。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A 2.D 3.A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

  有    ▲    ,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

  ②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

  既没理由    ▲    ,也没理由妄自尊大。

  ③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心理困境:    ▲    ,感觉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是非常有

  害的。

  A.自惭形秽 妄白菲薄  自暴自弃    B.妄自菲薄  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C.  自暴自弃 妄白菲薄  自惭形秽    D.自暴自弃  自惭形秽  妄自菲薄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成语、熟语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加速与诸多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增强国家数字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农村治理法治化有赖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用法、守法、学法意识的增强,有赖于法律信

    仰和法律权威的逐步形成。

    C.长江经济带地区耕地和水资源丰富,我们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生

    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

    D.自签约以来,法国国家游戏集团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对北京中彩印制有限公司的

    发展提供了很多合作。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病句考析

A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家风不同于家教或家规。它作为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作为父祖长辈为后代

  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或教条,    ▲    。作为特定家庭的习性,我们

  可以将家风看作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一个家庭的传统。这样的文化或传统是一个家庭在长

  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

  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

    A.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而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

    B.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而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

    C.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而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

    D.家教可以立竿见影地实施,家风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形成,而家规也可以很快地制定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语句衔接

B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作曲者作的曲子,若没有休止符的话,将显得冗长而无生气。

    一个作者写的文章,若没有在字里行间留些余味,则读起来一定味同嚼蜡。

    一个弈棋者,在棋枰上若不懂得退让,处处用强,也许局面能维持短暂的优势,但不到终

  局,一定漏洞百出,不堪一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