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与平衡。这种观点(  )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B.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

C.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科学地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C

     

“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C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

①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发展观

D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因为(  )

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B.哲学对具体科学都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D.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科学发展观

C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B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C

     

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食、月食。这表明(  )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B

     

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这启示我们(  )

A.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想问题办事情的态度决定成败

C.联系是普遍的、主观的、有条件的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A

     

有人凝目一朵浪花,想象大海的浩渺;有人凝望一钩弯月,想象夜空的宁静;有人凝视一颗露珠,想象黎明的清新。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着科学的方法论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D

     

“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实践的特点

B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说明(   )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部分,他的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这表明(   )

 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真理的条件性

A

     

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联系的客观性

A

     

(13分)

材料一: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学前教育机构不足而导致“入托难”,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择校热”,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教学理念陈旧导致创新教育匮乏等。

材料二: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1)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回答我国为什么要“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4分)

(2)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9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解决当前教育面临主要问题的需要。(2)

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科学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2)

2)①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国坚持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更多的青少年接受优质教育,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3)

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实现教育公平,才能让全体学龄人口分享教育发展的成果,因此,促进教育公平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3)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我国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坚持促进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必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3)

     

(23分)

材料:国务院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某校高三(1)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其中。

甲同学近日展示了自己在网上搜索到的一则信息:自2010年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启动《规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建言献策,目前已征集意见、建议上百万条。

乙同学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但是,我们不仅要看到成绩,还应看到中国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存在的深层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1)请你从唯物论与认识论角度,分析国家就重大教育问题征求意见的理论依据。(10分)

(2)从哲学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必须树立忧患意识。(13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广泛征求意见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广泛征求意见,有助于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教育改革的规律。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进行调查研究能够为获得正确的认识提供前提和基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广泛征求意见可以加深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

2)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充分估计教育改革中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创造条件,战胜困难。

(从其他方面作答的,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但最高分不得超过13分)